
张艺谋在镜头前说出“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等到她”的时候,很多人都开始猜测。
谁也想不到被称为“国师”的导演,情史确实非常混乱。
从插队知青到国际名导,从婚姻破裂再到“超生风波”。
所以张艺谋一直忘不掉的“她”又究竟是谁?
故事还得从1968年说起,张艺谋当时是个插队知青,认识了同为知青的肖华。
那时候的日子苦,两人互相扶持着过日子,感情在艰苦的岁月里生根发芽。张艺谋喜欢摄影,肖华为了给他买台相机,花光了自己所有的工资。
1979年的时候,两人办了场简单的婚礼,三年后有了女儿张末,那时候的张艺谋还在电影学院读书。
展开剩余86%转折发生在 1987 年,那时已经成为导演的张艺谋筹备电影《红高粱》,在中戏找到了还没毕业的巩俐。
谁也没想到,这场在高粱地里拍摄的电影,不仅让中国电影第一次拿到柏林电影节金熊奖,更让戏里的“九儿”和戏外的导演走到了一起。
当时张艺谋还没和肖华离婚,这段感情从一开始就带着争议,但两人不管不顾,在片场张艺谋对巩俐要求极严,一个镜头能拍几十遍,但私下里又对她照顾有加。
从《红高粱》到《菊豆》,从《大红灯笼高高挂》到《秋菊打官司》,张艺谋用一部部电影把巩俐从青涩学生捧成了国际影星,而巩俐的表演也成就了张艺谋的导演事业。
在那些年,他们是中国影坛最耀眼的一对。一起去国外电影节,一起接受采访,镜头里的他们眼神交汇时全是默契。
有人说张艺谋的镜头只对巩俐温柔,那些电影里的女性角色,好像都是为巩俐量身定做的。
但巩俐随着名气越来越大,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,想往国际发展,接触更多元的角色。
可张艺谋希望她继续留在自己的电影里,甚至对她的社交、工作都要过问。巩俐心里不满,但那时候的她对张艺谋更多的是崇拜和依赖,很多事都忍了下来。
不过更大的分歧出在婚姻上,巩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,多次跟张艺谋提起想结婚,可张艺谋总说“婚姻就是张纸,没必要”。
据说巩俐的母亲专门找过张艺谋,得到的还是同样的答案。1995 年拍《摇啊摇,摇到外婆桥》的时候,两人的矛盾彻底爆发。
加上当时巩俐接触了香港导演甘国亮,拍了个专题片,传出了绯闻,张艺谋觉得无法挽回,就提出了分手。
俩人八年的感情,就这么结束了。巩俐后来嫁给了新加坡富商,婚礼上有记者问她遗憾吗,她笑着说:“遗憾?我演过他的戏就够了。” 可谁都能听出话里的无奈。
分手后的张艺谋把精力全放在了电影上,直到 1999 年筹备《幸福时光》时遇到了陈婷。
当时陈婷还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,来面试角色,两人慢慢走到了一起。
这段感情一直没公开,陈婷先后生下两个儿子一个女儿,直到2013 年“超生”的消息被曝光,大家才知道张艺谋早就组建了新家庭。
这件事在当时闹得很大,最后张艺谋交了748万的罚款,还公开道歉。
后来有人问起这段往事,陈婷只是轻描淡写地说:“他忙他的电影,我照顾家里,挺好的。”
虽然这日子看似圆满了,但张艺谋心里的遗憾好像一直都在。
在2014年金马奖颁奖典礼上,巩俐作为颁奖嘉宾给张艺谋颁奖,两人在台上拥抱了一下,都有点不自然,可台下观众却炸开了锅,掌声里全是感慨。
后来张艺谋在采访里被问到感情往事,虽然没明说,但话里话外都是对过去的怅惘。
他说“有些人错过了就是错过了”,说“年轻的时候太执着于事业,忽略了身边人的感受”。熟悉他的人都知道,这说的是谁。
不过关于“遗憾”,还有另一段故事。2001 年张艺谋筹备《十面埋伏》,认定了梅艳芳来演飞刀门大姐头。
但在那时候梅艳芳已经确诊癌症,但还是答应了,说“只要还能走,就进组”。张艺谋为了等她,把剧本改了又改,把打戏减到最少。
可命运弄人2003年12月梅艳芳还是走了,距离电影开机就差四十天。张艺谋连夜重写剧本,把大姐头的戏份拆开,让宋丹丹顶上后半段。
电影上映时,片尾特意加了一行字:“怀念梅艳芳小姐。”后来有人问他最遗憾的事,他说:“不是票房,不是奖项,是没能和她坐在监视器前,看一次回放。”
所以当张艺谋说出 “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等到她”时,人们才会争论不休。
有人说是巩俐,那个陪他从籍籍无名到功成名就,却没能走进婚姻的女人,有人说是梅艳芳,那个他特意等了一年,却最终没能合作的演员。
其实不管是哪个“她”,都藏着张艺谋人生里的错过。
就像肖华离婚时说的:“他拍电影需要疯子,过日子需要傻子,我两样都不是。”
张艺谋这辈子好像都在电影和生活里拉扯,得到了国际声誉,有了安稳的家庭,可那些没能圆满的感情,没能实现的合作,终究成了心底的刺。
或许人生就是这样,没有那么多如果。张艺谋用镜头记录了无数人的命运,却没能改写自己的遗憾。
那些藏在采访里的半句话,那些颁奖典礼上的眼神交汇,还有电影片尾的怀念字幕,其实都是在说:有些人,有些事,错过了,就是一辈子的遗憾。
信息来源
信息来源
发布于:重庆市富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